背景链接 

近年来,乡村教育无论教育价值取向,还是教育内容,当下的乡村教育都存在“离农”倾向。就教育的价值取向而言,乡村教育一直在迎合城镇化、工业化的需要,主要为城市、非农产业培养和输送人才,为个体离开农村、农业提供激励和服务。就教育内容来讲,乡村教育传授的主要是与升学考试、非农就业、城市生活有关的知识、技能与价值观,很少有与农业生产、农村生活有关的内容。

公考角度兴政解读

[综合分析]

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有重要的支撑作用。新时代的乡村教育不仅面临着加快发展的任务,还要解决好自身的服务面向问题。乡村教育既要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,也要服务农业、服务农村、服务农民。

不可否的是,由于存在“离农”倾向,乡村教育培养出来的农家子弟在对城市文明、工业文明向往的同时,对农业越来越陌生,对农村越来越嫌弃,对农民越来越疏离。导致乡村源源不断地向城市、非农产业输送大量人才,自身发展却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。乡村人才匮乏,不仅表现为各类管理人才、经营人才、专业技术人才缺乏,就连种田能手和青壮年劳动力都后继乏人。

乡村教育的“离农”倾向由来已久,究其原因,长期以来“跳农门”的教育观一直支配着教育行为,这是造成乡村教育在服务上发生明显偏差的思想根源。而城乡之间、工农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,是“跳农门”的教育观赖以形成和固化的社会经济基础。此外,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,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乡村教育的“离农”倾向。

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,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是乡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。在加快发展乡村教育事业,将乡村教育作为工业反哺农业、城市支持农村的优先选项的同时,也要关注教育存在的结构性问题,克服“离农”倾向,倡导和推进为农、爱农、知农教育,逐步补齐曾经的“短板”。

[参考对策]

乡村教育应树立起为“三农”服务的理念。在个体层面,乡村教育要帮助学生成长,使他们有机会、有能力追求更好的生活,而不是一味助其逃离乡村,追求城市生活。在社会层面,乡村教育既要为城市、非农产业输送人才,又要承担起培养建设农村、发展农业的优秀人才的重任。

乡村教育应注重爱农教育,努力增强学生对“三农”的情感。爱农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乡村孩子对农业、农村、农民的感情,激发他们从小立志回馈农业的抱负、建设农村的热情、感恩农民的情怀。长大后,他们当中就会涌现一批扎根农村、投身农业、服务农民的乡土人才。爱农教育并不是要求乡村孩子必须终生待在乡村,而是教育他们即便离开乡村去城市发展,也要心系“三农”、情系“三农”。

乡村教育还可适当调整教育内容,更多渗透与“三农”有关的知识、技能与信息。乡村教育要积极思考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问题,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乡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,既要向学生传授与升学考试、非农就业、城市生活有关的知识、技能与价值观,也要让学生习得农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、农业生产的知识与技能,还要培养学生有能力挖掘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。

申论热点 > 时政热点 > 综合知识 > 行测备考 > 面试技巧 

面试视频 > 笔试视频 > 题库练习 > 开课信息 > 大学生村官

  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
2023省考/选调生招录专题